登錄 | 登記 | 搜尋
English / 中文

媒體合作夥伴

蔣華君


Christian Schoeler
Justin Cooper
Klavdij Sluban
Marc Riboud
Unmask
Zach Gold
俸正杰
凌展騰
區凱琳
吳海洲
吳笛
吳觀麟
呂振光
嚴善錞
夏小萬
季大纯
宋琛
宋琨
尹朝陽
康海濤
方力鈞
於艾君
曹暉
曾翠薇
李紅軍
梁銓
潘蔚然
熊宇
王川
田田
申亮
盛珊珊
瞿廣慈
章劍
羅杰拜倫
羅荃木
范明正
荒木經惟
蔡國強
蔣華君
譚平
譚軍
賈平西
賈鵑麗
隋建國
韓金鵬
魏言
魏青吉
黄佳

蔣華君訪問

 

蔣岳紅:Q

蔣華君:A

Q:能描述一下你小時候生活的那個縣城嗎?

A:我存有記憶的童年時光大部分是在一個離衡陽市約30公裡的小鎮上。我父親的單位是這個鎮上眾多的廠礦工區之一 。鎮上也有類似禮堂的影院、供銷社商店,還有趕集日人聲鼎沸。我的小學是在礦上的子弟學校念的,我記得上學要穿過鐵路,國道,鎮上的集市,還要翻越一座山才能到學校所在的礦總部。

 

Q:你什麼時候“離開”那兒的?

A:真正意義上的“離開”應該是初中畢業之后去省城念藝術中專。記得小時候我常常獨自坐在我父親單位那不高的圍牆上,看著一趟趟來來往往的火車發呆。不知它從哪裡來,也不知要去哪裡。現在想來可能是對一個遠在的世界某種想象和向往。也可能是這樣一種想象很早的時候就萌生了我出走的願望。我差不多十年沒回這個鎮上了,如果再回去,也許我最想做的是看看那些定格在記憶中的景物是否還在,也許還會到小時候常去那個山頂的水塔上坐一坐。

 

Q:你什麼時候開始畫畫的?

A:最早學畫是初一升初二那年暑假學區舉辦的音體美特長班。

Q:你記憶中翻看的第一本和繪畫有關的書是什麼呢?

A:第一本繪畫書有關的書應該就是學校發的國畫書吧。認真閱讀的第一本藝術有關的書     應該是初中畢業以后在衡陽師專附近的一個朋友租住的屋裡看的關於羅丹傳記的書 。具體情節內容已想不起來太多,但這本書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慰藉著我對藝術家生活的執著想象。

 

Q:能說說你的閱讀習慣嗎?

A:如果說閱讀習慣的保持,應該從2001年開始延續到現在。當然這裡面也存在一個時間 點上的問題。1997年我從湖南省藝術學校退學來了北京。后來又准備考美院。之后的四年基本上在備考和應考中度過。2001年我在北京青年政治學院上學(當時一年級還在廊坊東方大學城)我在校外的一個四合院租了兩間廂房,外面是畫室,裡面是睡房。經過97年退學到2001年這幾年來身心俱疲。接下來的這不長一年半的大學生活感覺像一個避難所。也就從那時候開始閱讀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之后2002年下學期從青年政治學院退學 。但這時閱讀已成我某種需要。

 

Q:你睡前會看書嗎?如果會,最近你睡前看的是什麼書?

A:我現在大部分的閱讀時間都是在睡前,所以很多年來沒有關台燈的習慣。不過很久以前有一個病態的心理,怕睡過去了,醒不來,開著燈看書也成了一種抵抗,對失眠也有幫助。直到最近聽到一個關於“光污染”的說法,有時候夜半醒來就會把燈關了。我想對於我來說“無意義”的閱讀及冥想也許是對那個不在場的世界多了更多的問候。最近在重新翻閱波蘭裔美籍詩人米沃什的《米沃什詞典》一本有點類似回憶錄的書。

 

Q:你什麼時候知道美院的?

A:美院是在我初一那年暑假聽說的,暑期特長班的老師就是考美院多年未果的老復讀生。1995年我第一次去了杭州的中國美院附中,1997年我在湖南省藝術學校退學第一次來中央美院之前對美院想象來自它的地址 “南湖渠橋·萬紅西街”。可當我來到美院,周邊到處是推著三輪車的小商小販、塵土飛揚。完全顛覆我之前的想象,但這並沒妨礙我朝聖般的心情,之后幾年與我同考的畫友都快畢業了,我還游蕩在美院外……可能那時更容易把上美院和做藝術家當成一種既定的關系,雖然也知道很多大師是學院的遺棄者。后來2004年——2007年我在美院進修了三年。

 

Q:你有作品被賣掉的經歷吧?能說說第一次的情形嗎?

A:2007年年初的時候在索家村藝術營,兩個以色列人。翻譯介紹說是特拉維夫美術館的,買了兩張畫,好像還在以色列辦了一個展覽。當時感覺很復雜,也許想起了凡高拿畫換面包,記得當初把畫取下框子之前叫朋友幫我和畫合了張影。

 

Q:你去過動物園吧,能描述一下你的感受嗎?

A:小時候去過。我們那個城市的動物園其實是在一個公園裡關了點動物。好像是和家住市裡的親戚家小孩一起翻牆進去的,我想不太起當時的感受。后來因畫世紀公園,一直想去北京動物園,不過也一直沒去。

 

Q:你記得第一次迷路時的情形嗎?

A:其實我一直覺得我的方向感還可以。包括我第一次去國外,威尼斯那些島嶼上的巷子應該是很容易迷路的,但我覺得也還好,也沒怎麼走錯。偶爾的幻覺會有。不過1998年在天津的那次迷路印象很深,后來我在考前班上課經常會提起那件事。當時從天津美院去一個朋友租的房子,之前他帶我去過一次,我清楚記得他那個胡同那個院子,等我到了卻怎麼也找不著, 那個下午像是在夢境。因為沒有電話最后我不得不返回。

 

Q :你記憶深刻的一次和“等待”有關的經歷是什麼?

A:初三畢業那年我考藝術中專(湖南省電影學校)當時在長沙考完初試、復試,就回學校備考文化課。后來打電話查成績說我過了,我說我沒收到文化准考証 ,老師說那可能沒過。記得那時打電話挺貴,后來也就沒再查詢,可卻心中一直還在等待文化考試通知書。最后也沒有等到。我隻能參加普通中考。暑假學校的美術老師告訴我有一封電影學校的信,信正是省電影學校的專業合格証及文化准考証。日后我讀卡夫卡的《城堡》讓我想起了那次遭遇,故事裡主人公“K”在我身上或許有那麼點“現代翻版”。

 

Q:你第一次感覺有“危險”是怎樣的情形?

A:初二時,我母親病重,我從學校到醫院,她突然不認識我,那一刻這種感覺特別強烈。

 

Q:你第一次有“無助”感的體驗是怎樣的情形?

A:應該是親人的離去。

 

Q:能說說你最初的關於“裸體”的印象和意識是什麼嗎?

A:對“裸體”這個詞最初印象和意識應該是羞澀吧。現在可能更多的是身體或軀體,當然這個身體或軀體本身也許就具有有很多意味和屬性。

Q:你經常做夢嗎?你會把夢境轉換成畫面嗎?

A:這個問題讓我想起小時候,家裡牆上粘的圖,類似於“科學報國”的宣傳畫。圖中畫一個小宇航員駕駛飛船翱翔太空的畫報。這個夢經常在小時候出現。如果去探求畫面跟夢境是否有某種牽連,比如動物,我曾夢見被動物追捕的瞬間。早上醒來,我根據依稀記得的場景還勾勒了一個小稿。也許夢還有別的意味,畫面或許隻是夢的某個碎片和截圖。

 

 

Artwork
Exhib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