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 登記 | 搜尋
English / 中文

媒體合作夥伴

康海濤


Christian Schoeler
Justin Cooper
Klavdij Sluban
Marc Riboud
Unmask
Zach Gold
俸正杰
凌展騰
區凱琳
吳海洲
吳笛
吳觀麟
呂振光
嚴善錞
夏小萬
季大纯
宋琛
宋琨
尹朝陽
康海濤
方力鈞
於艾君
曹暉
曾翠薇
李紅軍
梁銓
潘蔚然
熊宇
王川
田田
申亮
盛珊珊
瞿廣慈
章劍
羅杰拜倫
羅荃木
范明正
荒木經惟
蔡國強
蔣華君
譚平
譚軍
賈平西
賈鵑麗
隋建國
韓金鵬
魏言
魏青吉
黄佳

人物:康海濤-夜的獵手

 

藝術中國

因為是在藝術媒體工作,身邊藝術圈外的朋友總會問我怎樣判斷當代藝術作品的好壞。我不可能給他們講冗長的中西方美術史,不是沒耐心,而是因為我懷疑綿延不斷的美術史是否真的賦予惡搞的當代藝術以實質意義,是否能給藝術作品好壞以絕對標准。所以對於很多人來講,能觸動你或者促使你思考的應當就是對個體有意義的好作品,按照這個狹隘的標准,康海濤的繪畫應該算是出類拔萃。

 

康海濤1976年出生於重慶,從附中到大學都在四川美院的環境中學習,畢業后直接去了四川綿陽當老師。在康海濤的整個成長過程中從未離開過校園,混雜的社會對他來說似乎是一個想象的世界,平淡的生活和創作是真正屬於他的,這和康海濤內斂的性格有很大的關系。康海濤是一個看起來有點“土”的人:在互聯網下長大的一代人很少有人像他對網絡一竅不通,沒有QQ號,幾乎不上網;穿著朴素,沒有故意把自己打扮的很特別,中等個子;不善言辭,持一口帶有濃重四川口音的“塑料普通話”,如果他平時是用四川話給學生上課,會不會讓人有一朝夢回中國私塾年代的感覺;回想一些上大學時,放假了我們會干什麼?去旅游、打球或者窩在家裡上網、看電視。康海濤卻會在放假時逛靜謐的校園。在四川美院讀書時,他愛晚上坐車到離川美尚有些距離的西南師范大學散步。

西南師范大學是一個湖林相依的校園,在學校放假的晚上,空無一人,他喜歡感受這種夜晚的黑,一切景色朦朧安詳。如偏鋒新藝術空間藝術總監王新友所說:“(康海濤)作為一個夜的獵手,他習慣在幽靜中獨自徜徉,更沉迷於微小世界的述說。他耐心、專注、懂得陪伴時間一起停駐,更擅長讓光的色彩散發出溫度。”

 

“夜的獵手”,多麼富有詩意的代稱。其實最平凡普通的人內心都存有一份詩意,也許他們並沒有讀過很多書,不懂得藝術,或許從未向人訴說和表達,但是都會有對生命和自然的感悟。康海濤從很多方面看都是一個普通的人,普通到若不是因為藝術創作他幾乎不會離開家鄉和工作的校園。第一次坐飛機是來北京為他在偏鋒新藝術空間“向內,凝視”的個展布展,第二次坐飛機是來參加這次展覽,平時的出游也都是借著創作寫生的緣故,除此外幾乎沒有理由讓他外出。如果不是康海濤有藝術創作表達的沖動和技能,世上無非是多了一個育人的教員,少了一個優秀的藝術家。

 

一個隱匿的藝術家能創作出何等的作品?今年3月,北京偏鋒新藝術空間為康海濤舉辦了大型個展,作品無不給觀者以欣喜。展廳內沒有搞怪、暴力及符號化的圖像,每件作品都能吸引觀者駐足凝視,帶您進入藝術家營造的寧靜的夜景之中。樓設、林木、青石小道在夜晚的可見度下帶有些許朦朧的詩意,仿佛都能呼吸到夜的氣息。畫面是如此的沉靜,以至於我們會認為藝術家在創作時一定是心靜如水吧?其實不然,因為每一幅作品的創作時間很長,所以在創作中藝術家的情緒也難免有難以抑制的波動,如果仔細的觀察畫面,康海濤把一種情緒的宣泄細微的融入到畫面之中,表面是沒有波瀾的,其實融入了藝術家的情緒和感情,但是當情緒很膨脹的時候,他會停下來讓自己安靜一下,有些大畫創作時間達兩個月,所以有時候能在畫面中讀出感性和理性的某種沖突。

西方有兩位藝術家對康海濤的影響很大——猶太人畫家阿維格多·阿利卡(Avigdor Arikha,1929年生)和意大利畫家喬治·莫蘭迪(1890-1964)。這兩位藝術家慣於把日常的事物描繪出異於尋常的感覺,從而在觀念藝術盛行的20世紀藝術史中確立了自己的位置。康海濤的一系列的小品畫明顯的受到了阿裡卡和莫蘭迪的藝術思想。畫面表現的都是生活中不被特別注意的事物,如凳子、樹干、干魚等等,康海濤也試圖在這些小物件中傾注自身的感情,把平常的事物中畫出特殊的感覺來。當藝術家將這樣的想法對接在“夜景”這一系列作品的創作中來,讓他找到了與自身環境和體驗最為契合的方式。康海濤所描繪的夜景都是他身邊熟悉的景色,早年上學時很多時候是西南師大夜晚的校園,現在更多的是自己工作的綿陽師范學院以及自己的家鄉重慶。他用相機把這些景色捕捉下來作為自己創作的素材,而真正進入到創作的時候是對自己曾經感受的東西再認識的過程,所以從中我們也已看出畫面中表現出的理性因素,似要放縱卻還帶有某種控制和含蓄。康海濤不滿足夜晚的景色隻是像在照片上平面的呈現,他感受到得夜晚是有空間感的,是吸引人走進去的,所以在觀看他的畫時,他也希望能夠吸引觀者從凝視到進入畫面之中神游;夜晚光線是奇妙的,偶爾會有漆黑一片中透出點點的光,通常並不能清楚的分清物體的輪廓,康海濤將這種夜晚光影的感覺表現的很到位和特別,畫面中的房屋、樹木等事物似能辨認卻又有朦朧的奇妙。這種朦朧表明他對夜景的感受是一種回憶,是經過沉澱的情結,所以在描繪不同的夜場景中給人的卻是一種凝固的美。

康海濤喜愛在夜色中感受那份平靜,然后把這種感覺融入到自己的創作中,生活和創作在自己性格的支配下融為一體,所以了解康海濤的人都說他是當代難得的畫如其人的年輕藝術家。

 

 

康海濤專訪——晚上的風景

 

 

藝術中國:你現在從事職業繪畫創作有幾年了?

康海濤:也不算是什麼職業繪畫吧,因為一開始我本身就喜歡這個,我自己覺得真正開始創作的狀態是從大學三年級開始。一直都在探索當中到現在,當中是畫一會兒停一會兒,停一會兒畫一會兒,一直都在畫,和外界也沒有什麼聯系。

 

藝術中國:像你們四川美院應該很注意創作?

康海濤:我們上大學那幾年好象創作比以前要強一點,上課的方式更看重的是學生每個人的一些想法,可以讓你自己去探索和發展,不會完全把你關在教室裡,從我們這一屆和前面兩屆開始,創作的氛圍要濃一點。

 

藝術中國:像北京這邊,比如央美系統感覺對習作和基礎訓練相對強調得更多一些,感覺習作會好一些,創作可能相對於比較單薄一點。

康海濤:可能是每個學校的側重點不一樣吧。

 

藝術中國:那你認為這種基礎的訓練,是不是必須得達到像川美和中央美院這種能畫人體而且畫得非常好了才能去進行創作呢?

康海濤:我覺得其實一開始就不應該這樣,基礎課的安排是必須的,但是基礎課必須根據學生每個人的個性來開課。比如有寫實的課和專門涉及到講觀念的課,還有涉及到表現的課,很多方面的課程都可以有。首先是學生自己給自己做一個梳理,你需要什麼東西,你對什麼東西感興趣,你找到感興趣的點,自己主動的去選擇性的學習。比如寫實,畫到什麼樣的程度,和這一段時間的創作怎麼樣結合起來,能達到什麼程度就可以了,這樣你就可以變得更主動的在學習。

藝術中國:就不是很被動的一步一步弄完,也不知道自己將來畫什麼,是吧。

康海濤:對,就是你這一段時間有什麼想法就可以去學,或者這一段時間過了之后有新的想法又可以去學,主動一點去學習,別把一些感受浪費掉。

 

藝術中國:你當初為什麼選擇風景創作的道路呢?

康海濤:其實這是一個情節,我畫風景之前,以前大學的時候更多的信息是來源於國外的雜志和國外藝術家的感覺,也試著自己潑油漆,拿著油漆很瘋狂的在畫畫。后來租了一個房子,是一個很小、很安靜的地方,每天回去都看到很簡單的事物,角落和晒干的桔子皮。我從初中到現在經常是一個人在這樣的環境裡,晚上走一走,思考問題和想問題的時候都喜歡到這個地方去,大學三年級的潑油漆,然后忽然就不潑了,好象覺得那個不是我最需要的東西。越是看得簡單的東西更能跟自己的狀態融合在一起。那時候就開始畫最簡單的東西。

 

藝術中國:就是覺得這種荒僻的樹林能代表你的心態或者想法?

康海濤:我可能有一點跳躍思維,剛才你說的樹林,真正開始畫樹林的時候,我剛跟你說三年級沒有潑油漆的時候是畫小的角落和局部的東西,不知道你看到那個畫沒有,因為這個畫沒有發表。有點類似於莫蘭迪和阿利卡畫的局部的東西,我受他們的影響也比較多。真正開始畫樹林的情節是更早,是上美院附中的時候,經常是一個人在這樣的環境裡,特別是晚上每次放寒假回家的時候都是一個人在校園裡,因為放假之后沒人的時候就特別安靜和寧靜的感覺,一個人坐在那裡覺得腦子特別清醒,給人一種很自由的感覺。比如下雨的時候我也會在裡面呆著,晚上的時候也會在裡面呆著,裡面有一些光線會帶給我很強烈的感受。到了大學三年級從畫局部開始,一直畫到大學畢業,到美院去工作以后,工作一兩年之后就畫不下去角落的東西,那時候覺得太局限。自己一直想畫晚上的東西,還沒有進入到一個狀態,就從角落畫晚上的東西。

 

藝術中國:感覺畫晚上創作的畫家並不是很多,是否感覺受一些技術條件的限制?

康海濤:我現在感覺到特別多的限制,因為晚上的感覺,我自己在一個學校裡走,自己身處其中的感覺完全和照片的感覺不一樣,因為現場有一些很有空間感的東西,一個照片容易把它抹平的感覺。

藝術中國:沒錯,因為我也用單反拍過,我對晚上的風景也很感興趣,感覺一下子空間的層次和空氣感就沒有了。

康海濤:對。我現在遇到的也有這個問題,除非是畫一些局部的東西要好一些,如果畫比較大的空間感,我現在的畫面基本上是比較平面的感覺,這是我現在畫面的局限,我也沒有找到最好的方法。因為我想畫晚上的感覺,是想自己有身處其中的感覺,自己身在裡面的感覺,特別想和晚上融在一起,畫出來的畫能讓人走進去,而不是想人家站在外面的感覺,去看風景畫很漂亮的感覺,我是想讓人家看到畫面以后有能夠走進去的一種感覺。

 

藝術中國:看你的畫讓我想起歷史上有一些神秘主義畫家,比如像“勃克林”不知道您知道嗎?

康海濤:我看過他幾張畫,就是那最出名的兩張畫沒看過。

 

藝術中國:就感覺有點像那種意境,非常神秘和很深邃的那種感覺。

康海濤:其實我看他們畫的感覺,他們那種精神力量更強大一些,陌生感和現實距離拉得更大一點,我基本是在現實邊緣的感覺,可能沒有他們那種歷史力量這麼強大,我的畫面更多的感覺是溫暖一點,他們那種感覺是更深邃,可能跟現實距離拉得更大一點,這是我的感覺。你說到他們那種神秘性,我的感覺更多是來自於對現實直觀的感受,還沒有把它從現實當中抽離出來,上升到精神的另外一個層面上,可能是對現實很直觀、很感性的一種感受吧。

 

藝術中國:我看你的風景感覺並不是那種很特定的場景,或者某一種非常寫實的感覺,還是有一點意象的東西在裡面,這是不是你想追求的一種東西?

康海濤:你說意想,我對這個概念也不是很明確和清楚,我畫這個東西,開始的時候並沒有想得很具體要去模仿現實的感覺。我想在這個過程當中,一個圖片提供給我的時候,我在過程當中一遍一遍畫的時候和最后又重新呈現出一個畫面出來,好象是在現實和主觀之間的狀態。我是有這種感覺在裡面,如果完全模仿一個細節,如果太專注一個局部的話,像我們畫畫一樣,不注重整體太注重局部的話,自己的感受就會沒了。我希望自己和這個圖片能夠盡量融合在一起,哪怕是3米覺得這個圖片能夠和我融合在一起,我就在3米的距離看,如果是5米能融合在一起,就5米去看,絕對不會為圖片的某一個局部,而失去圖片整體的感覺,我會和這個圖片完全融合在一起,然后一筆一筆最后讓圖片自然呈現一個畫面出來,這個畫面是在變化當中的,甚至有的東西無法預測最后得到的結果,因為它是不斷在改變,要重新得到既現實又和自己類似完全相同的,我是這樣的一種感覺。

藝術中國:如果純用照片來畫的話,感覺畫面越畫越僵,越畫越死的感覺。

康海濤:對,我特別怕模仿。

 

藝術中國:而且那樣畫也沒有什麼意思,感覺完全是一種抄襲或者模仿,感覺沒有畫家的自主性在裡面。

康海濤:對,我覺得那種東西有一點太匠氣。

 

藝術中國:我想問一下,你當初用“丙烯”是一種什麼樣的考慮呢?

康海濤:因為我覺得需要沉思感,可能也是由於我自己性格的原因,有可能一幅畫要畫三十遍甚至五十遍,油畫在短時間內達不到這種效果和目的。“屏息畫法”如果一次一次畫的話,畫得再黑,可能覺得有一種層次感,好象能夠走進去。而不是畫得很堵很死的感覺,因為是比較透明的。

 

藝術中國:大概像這樣的作畫過程得延續多長時間?比如一張風景畫。

康海濤:像小一點的畫,整體細節不是很多的話可能要十天左右。大一點的畫,可能需要兩個月。如果每天工作至少要三個小時到四個小時的話,像這個畫根本就不可能從早畫到晚。

 

藝術中國:如果中間要生活,可能還要教學,中間把畫一放的話,可能會找不到當初的感覺,好象思路斷掉了,那感覺不容易再撿起來,不知道您有沒有這種感覺?

康海濤:其實我現在畫這樣畫的話,我覺得現在我畫這種畫不是很激情的畫,是一種平平淡淡的,我想一點一點讓自己寧靜下來,甚至再慢一點更好,我現在好象有一種感覺,這種畫能讓我的心態變得更安靜,而且一筆一筆畫的時候不是想急著完成這個畫,或者也不是想表現很激情的感覺,就是讓你能夠平平淡淡的,讓自己的心情寧靜下來。每次畫的時候,我從不刻意或強迫自己去畫。

 

藝術中國:最后完成的效果和你當初預想的效果會不會有距離,或者和自己設想是基本吻合的呢?

康海濤:我現在畫這個畫,可能會有一個大的傾向出來,我現在畫每一張畫都沒有想最后的結果,有時候可能會面目全非。有時候一張圖片畫得很精,有的這個圖片本來沒有光線,自己加了一些光線,然后自己在拍照的時候,有一些偶然的效果,又延著這個效果發展下去,很多時候都和開始設想的東西不太吻合。如果很慢的畫,可能大的方向是一致的,因為它不會偏離得很遠。

藝術中國:我感覺你在作品當中光線的運用還是很巧妙的,這種神秘感很大原因是來自於光線的運用,感覺很神秘,是一種非現實的光線,有時候前景,有時候是后景微微有一點光,並非是完全自然的那種,比如人工燈源的那種光線,我不知道您是不是有意控制這種光線的運用?

康海濤:我覺得風景畫的光線是特別重要,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時候是閃光燈的原因,有的時候是拍的時候遠處空間的燈光,我就刻意強化了這些東西,可能有的時候就弱化了某些東西。我覺得畫面裡有光線的話,可能畫面上就會有呼吸感,畫面裡好象有生命的東西在裡面,光線對我來說還是很重要。另外,光線就像精靈一樣,如果沒有這個光線的話,可能這個畫面就死氣沉沉,沒有靈氣在裡面。可能有時候由於晚上拍的時候必須要用閃光燈,有時候無意識的給畫面一些不經意的光線都把它強化了。

 

藝術中國:那現在我看你畫面裡面的一些人工建筑,好象沒有什麼特定的景物,有窯洞、很老的樓房,這都是您親眼見到的嗎?

康海濤:這全部都是我一張一張拍的,比如拍一個圖片的過程要花兩三個小時,比如黃昏的時候,從天還沒有黑的時候,慢慢黑的時候,最黑的時候一直這樣拍,這個過程還是挺有意思的,每一張畫都是自己在生活當中偶然發現的一些遺失的場景,自己親自去跑過去拍。

 

藝術中國:感覺是很微妙的。

康海濤:因為有的場景,甚至老房子很多,但是不能觸動你。有時候你發現僅僅畫一個老房子,可能也沒有什麼意思,必須這個房子和你自己的感覺要特別吻合才可以。

 

藝術中國:你現在基本是以風景創作為主,是吧?

康海濤:我自己還特別想畫一點隨意點的東西,現在畫這個大畫的時間上花得太多之后,精力花了很多,有時候也想畫一些小畫。有的時候是不想畫畫的,如果我要畫小畫的話會專門拿出一段時間出來畫小畫,也許就不畫風景畫。我覺得這樣可能表達起來更深入一點。兩種有時候同時進行的話,你今天畫這個畫,然后突然又畫小畫,精力可能不會完全集中起來。

 

藝術中國:你的小畫主要是試驗性的作品嗎?

康海濤:現在也有兩種,不知道你看到過那個抽象畫沒有?

藝術中國:我看到過。

康海濤:是網上看到的吧。

 

藝術中國:對。

康海濤:那是剛剛開始畫的一小部分,還有很多更流暢一點的東西,有一點超現實的感覺,意象性更強的這種風格的畫是一方面。另外一個小畫是延續黑色,畫一些局部的角落和局部小的風景,一次性書寫性強一點的小畫。因為小畫這兩個方面,一直在腦子裡游蕩,平時在哪一方面下的功夫多一些,哪一方面下得功夫少一點,就是在這兩方面可能多做一點事情。

 

藝術中國:你平時搞一些人物創作嗎?

康海濤:沒有。有時候我對一個人感興趣的時候,想拿著筆直接面對模特瘋狂的畫,除非是這樣畫,除了這一點以外,其他基本上沒有辦法去畫人的感覺。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藝術中國:你現在是在綿陽工作和生活,是一所學校的美術教師是吧?

康海濤:對。

 

藝術中國:感覺工作和生活怎麼樣呢?

康海濤:我覺得這個地方很好,像我這樣的性格如果到更大一點、更好一點的學校去的話,還會有一種壓力的感覺。

 

藝術中國:是覺得現代生活太浮躁的感覺?

康海濤:成都的感覺,可能城市的感覺太嘈雜,綿陽可能更安靜一點,這邊生活也簡單一些。像成都上街會經常堵車,到房子裡隻有柱子,如果看樹和水要走到很遠的地方。如果在綿陽的話,樹都長在房子邊上,窗戶一推開后面就是竹林,水、山都能看得到。

 

藝術中國:你的畫室在自己家裡,還是有單有的地方?

康海濤:我現在在綿陽的話,自己住的地方和畫室是在一起。在成都這邊,自己家裡還有一間小書房裡有一間小畫室,很小但是可以畫畫。

藝術中國:畫大畫的話是在綿陽那邊畫嗎?

康海濤:反正現在我的畫也不是很大,像綿陽和成都都可以畫。現在不需要很寬的面積,隻需要退著遠的距離。我住的房子退出去剛剛退到陽台上。畫室大小基本上合適就可以了。

 

藝術中國:你會不會覺得在機會方面在比較偏遠的城市,相比那些在北京的畫家,是不是他們機會更多一點呢?

康海濤:其實我的心態還是可以的。從一開始在綿陽拿起筆畫畫都從來沒想過這些事情。以前剛剛到美院的時候,現在有合作之后這種感覺要強烈一點,可能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感覺,畫面每一個人都在畫,畫得也很多,畫得也很快,這個圈很熱鬧的感覺,現在特別能感覺到,以前我從來感覺不到這些。我到現在為止越是看得多越是能退得回來的感覺,我覺得如果畫畫的話,自己能夠把自己的事情做得特別好,我說的機會是人家能看到你的東西,能夠分享到你的東西,確實是來自於內心很真誠的東西,這對我來說就夠了。比如說我有多麼多麼出名,或者自己是個腕兒,我真的對這些不是特別感興趣。我還是特別想讓自己的畫做得特別好。

 

藝術中國:你現在這種狀態挺像一些歷史上的地方畫家,像維米爾、懷斯、“巴爾蒂斯”,這些人都很少離開自己居住的地方。

康海濤:也可能有這種情節吧。我傾向於“布魯尼”、阿利卡、“巴爾蒂斯”他們這種生活狀態比較單純、比較簡單。他是在很細心的體會這種事物的狀態。

 

藝術中國:你的畫面相對比較安靜的狀態,沒有很躁的感覺。

康海濤:現在還比較年輕,30出頭,我覺得自己還沒有進入特別好的狀態,因為有時候中間還是有勉強和牽強的時候,有時候是強迫去畫,也不是像我這樣說的隨心所欲的狀態,真的是想放就放,想畫就畫,有時候還是要強迫自己去畫,有的時候畫得也不是特別專注,有時候畫畫的時候也會想其他的東西,還沒有進入到那種狀態。我自己特別想進入到這種狀態,拿起筆就進入到特別專注的狀態裡面,畫畫的時候腦子裡沒有其他的雜念,有感覺就畫,沒感覺就不畫,玩兒的時候就玩兒,我覺得還沒有進入這種狀態。我覺得那種狀態是真正寧靜的狀態。

我自己畫畫的時候,比如聽一會兒音樂,腦子裡想點別的,不是特別安靜。但是總的來說,自己大部分還是傾向於安靜的狀態。

藝術中國:將來也是想一直這樣下去,在綿陽、成都這樣生活工作,一直搞自己的創作?

康海濤:大概也就這樣,綿陽、成都或者是重慶,重慶是我老家。其實我畫的這些畫,大部分都是我回老家拍的圖片。因為我對老家的那種感受特別深,根源是來自於老家的感覺。因為爸爸媽媽也在那裡,我大部分的時間在外地也陪不到他們,有時候覺得在家鄉好象能夠呼吸到一種東西。在綿陽的話,有時候感覺到樹林,但是和老家的感覺不一樣。如果你在老家看到某一處場景的話,你能聞到它的味道,好象我就是當中的一部分和它融在一起的感覺。而在綿陽的感覺可能還會遠一點,可能是在回味,我要找一個有感覺的風景畫,或者住在綿陽離我身邊特別近的風景感觸特別深。如果有可能的話,老家那邊條件具備的話,還會在那邊呆一兩個月陪陪家裡的人,自己也可以畫畫,這會是另外的感覺。

 

藝術中國:將來如果有機會去北京的話也不想去?

康海濤:北京可以去看一看、走一走,如果長時間住在北京的話,我至少現在沒有這個打算。因為現在在四川生活的感覺還是挺好的。因為也按是30多歲的人,也習慣這邊的生活,不用再換一個環境。

 

藝術中國:謝謝你接受我們藝術中國的採訪,也祝你在創作中取得更好成績!

康海濤:謝謝

 

Artwork